在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DiskOnChip

[09-12 18:19:18]   来源:http://www.88dzw.com  单片机学习   阅读:8383

文章摘要:BDK 1.25向开发者提供了读/写BDK分区的一系列API函数,其源代码采用ANSI C编写,并采用条件编译以适应各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,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。本文参考这些源代码自行设计了一个适用于8051单片机的API函数库,采用Keil C51编写,提供了对DOC 2000或DOC Millennium的基本存储单元(块、页)进行读、写、擦除操作的功能,实现了8051单片机以二进制形式读写DOC 2000或DOC Millennium。由于篇幅所限,本文不详述具体的移植过程,在此只说明移植时主要考虑的几个问题:* BDK API的源代码缺省适用于X86处理器和DOS环境。为此需修改有关的条

在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DiskOnChip,标签:单片机开发,单片机原理,单片机教程,http://www.88dzw.com

  BDK 1.25向开发者提供了读/写BDK分区的一系列API函数,其源代码采用ANSI C编写,并采用条件编译以适应各种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,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。本文参考这些源代码自行设计了一个适用于8051单片机的API函数库,采用Keil C51编写,提供了对DOC 2000或DOC Millennium的基本存储单元(块、页)进行读、写、擦除操作的功能,实现了8051单片机以二进制形式读写DOC 2000或DOC Millennium。

  由于篇幅所限,本文不详述具体的移植过程,在此只说明移植时主要考虑的几个问题:

  * BDK API的源代码缺省适用于X86处理器和DOS环境。为此需修改有关的条件编译选项以使之适用于8051系统;

  * 对源代码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和定制。为此修改了某些数据类型以减小RAM占用量,简化了某些数据结构,重写了部分代码,并去掉不必要的条件编译和多余的代码;

  * 针对8051系统使用DOC的特点增加了若干条件编译选项,以方便开发者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对本API库源代码进行“量身定制”,实现最小的代码尺寸和最高的性能。例如可配置为自动识别DOC 2000的容量等参数,以便在不修改软件的情况下可直接更换不同容量的DOC 2000,也可配置成只适用于特定容量的DOC 2000以获得较小的代码尺寸。

  这一API库向应用开发者提供如下4个API函数:
* DOC_Init —— 对DOC及有关的数据结构进行初始化,需最先调用;
* DOC_ReadOnePage —— 读DOC的一页;
* DOC_WriteOnePage —— 写DOC的一页,写之前必须先擦除该页所在的块;
* DOC_Erase —— 擦除DOC的一块或多块。

  这些API函数在读写DOC时支持EDC/ECC和写校验等特性(可通过条件编译选项使能或禁止这些特性),从而可保证数据存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。此外本函数库也包含了读写每页的16个“extra”字节的代码,若需要可以调用。由于这些API函数直接读写DOC的块和页,因此DOC在被连接到8051系统中之前无需用DFORMAT等工具进行格式化,如果是已格式化的DOC,则在使用本API库对其访问后原有的分区结构将被破坏。在实际应用中,开发者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为DOC定义特定的分区格式及文件系统,在这4个API函数的基础上实现对DOC更灵活的访问形式,例如以文件形式读写DOC中的数据。

  本API库不支持M-Systems公司的坏块管理、损耗平衡等技术,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TrueFFS SDK源代码在本API库的基础上实现类似的机制。

  如前文所述,一片8051单片机可连接多片DOC,在这种情形下,每次访问不同的DOC之前都需要针对该DOC重新调用一次API函数DOC_Init(参数为该DOC的窗口地址)。

  本API库可用Keil C51 6.0以上版本编译,适用于Keil C51所支持的各种8051兼容单片机。实际上,只要对源代码稍作修改甚至不需修改就可以将本API库移植到除8051之外的其他提供C语言编译器的单片机上(当然该单片机在硬件上必须符合与DOC连接的条件才能真正访问DOC)。

软件实测性能
  本设计从代码尺寸、RAM需求、对DOC的访问速度三方面对本API库的性能进行了实测。测试环境为:单片机选用AT89C55,晶振频率为22.1184MHz,DOC选用DOC 2000 16MB(型号为MD2200-D16)。

  代码尺寸:本API库源代码约一千余行,当使用 Keil C51 6.20c编译并采用缺省代码优化级别时,在不同的条件编译选项下,编译后的库目标代码尺寸最小约为3.3KB,最大约为11.7KB。

  RAM需求:DOC 2000本身占用8KB的数据存储空间,本API占用约400B的RAM。此外由于DOC的最小擦除单元为8KB,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果需要随机写DOC,还需要至少8KB的外部RAM用于数据缓存。

  根据M-Systems公司提供的规格,对DOC 2000的持续读、写速度分别可达1.4MB/s和500KB/s,但当DOC 2000应用于8051系统时,由于8051本身速度慢所造成的瓶颈,使对DOC 2000的实际访问速度有所降低,实测速度为:读一页约需8ms、写一页约需9ms、擦除一块约需4ms。当本API库采用不同的条件编译选项时,对DOC的访问速度略有差异。另外,对不同型号的DOC的访问速度也略有差异。通过提高8051的晶振频率或采用增强型的高速8051(如DS80C320)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DOC的访问速度。

结语
  在以8051为代表的8位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M-Systems公司的DiskOnChip作为大容量非易失数据存储器,具有硬件连接简单、成本低、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,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,同时也扩展了DiskOnChip的应用范围。
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
Tag:单片机学习单片机开发,单片机原理,单片机教程单片机学习

《在80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DiskOnChip》相关文章

分类导航
最新更新
热门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