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P3P三极管接法甲类单端功放

[05-21 04:38:42]   来源:http://www.88dzw.com  电子制作   阅读:8274

文章摘要: 许多发烧友很喜欢纯三极管甲类单端无反馈放大器的音质。300B、2A3、845、211等三极管价格相对较高,6GA4、6RA8、6CA10等专为音频功放设计的欧美功率三极管国内又无仿制品。如将五极管改接为三极管,造价相对低廉,拓宽了器件来源,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几十年前的威廉逊功放就是这么做的。但是,其理论支持何在,细心的发烧友已不满足于照图施工,追根究底一定要弄清楚是为什么。 五极管和三极管的构造原理如图1所示。功率三极管板极离阴极较近,板阴之间的电场强度较大,电子在较大的电场力推动下(F=q·U/S)以较大的加速度飞向板极。在栅极离阴极距离和栅网密度等条件不变的情

6P3P三极管接法甲类单端功放,标签:电子制作网,http://www.88dzw.com

    许多发烧友很喜欢纯三极管甲类单端无反馈放大器的音质。300B、2A3、845、211等三极管价格相对较高,6GA4、6RA8、6CA10等专为音频功放设计的欧美功率三极管国内又无仿制品。如将五极管改接为三极管,造价相对低廉,拓宽了器件来源,不失为一个好办法。几十年前的威廉逊功放就是这么做的。但是,其理论支持何在,细心的发烧友已不满足于照图施工,追根究底一定要弄清楚是为什么。
    五极管和三极管的构造原理如图1所示。功率三极管板极离阴极较近,板阴之间的电场强度较大,电子在较大的电场力推动下(F=q·U/S)以较大的加速度飞向板极。在栅极离阴极距离和栅网密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板极离阴极越近,板内阻越小。如6AS7G (即6N5P)。但其功耗过于集中,板极损耗不易做大。而五极管或束射四极管的帘栅极离阴极很近,板极距阴极稍远,板极大小就不太受限制了,因此板极损耗容易做得大一些。
 
图1 五极管和三极管的构造(顶视图)
    接成三极管后,在阴极与帘栅极间大的电场强度下,电子在电场力的推动下作加速运动,而经过帘栅极的电子已具有很高的速度。又因为在三极管接法中帘栅极已接通板极,两极属于同电位,在帘栅极与板极问的电场强度为零,电子便匀速飞向板极。这时的板极特性等效于从较远处移动到了离阴极较近的帘栅极位置,具有了帘栅极与阴极间近距离板极的等效特性,即低内阻、低放大系数特性。这时,电子管的放大系数μ就是栅极对帘栅极的放大系数。一般功率五极管中,栅极对帘栅极的放大系数μ都在10以下,因为内阻Ri=μ/s,所以五极管改变为三极管后内阻非常小,而功率损耗却可以做得很大。新型大功率音频专用功放管6CA10便是这种构造,其帘栅极在管内就已接通了板极,对外呈现低内阻纯三极管特征,板极功率损耗相当大。
    五极管改接为三极管后,电路的计算与原五极管有很大的不同,这是因为板极特性曲线与原五极管的板极特性曲线完全不同。图2为6P3P改三极管后的板极特性曲线,曲线中完全没有了五极管板极特性中的饱和点。因此,输出阻抗不像五极管那样固定,有了一定的宽容度。对甲类单端机而言,影响工况的因素有最大板耗Pam 最高板压Uam 最大板流Iam,以及该板流下的管压降Us、静态板流Ia、电路的效率η等。其中静态板流Ia应为最大板流Iam的1/2。在Ua为一定值时,管压降Us约为板压Ua的60%,将达到最大输出功率,但此时板耗很大,效率不高,电路阻尼特性也略差。而管压降Us在总电压Ua中所占比例越小,效率便越高,电路阻尼特性也越好,但输出功率下降太多。这是一对矛盾,因此要进行权衡,Us应选在输出功率相对较大、效率相对较高之处。同时,输出阻抗尽量采用整数,以便与成品变压器相匹配。从以上多方面考虑,提高电源电压是比较有利的。而管压降Us与静态板压Ua的之比Us/Ua通常在50%到25%之间。具体计算方法可由以下实例说明。
    束射四极管6P3P为6L6GC的全等效管,其板极功耗为20.5W,接成三极管后内阻仅为1.7kΩ。作甲类单端功放很有利。该管价格低廉,来源充足,目前还有生产。纯三极管甲类单端功放要做到较高效率十分不易。使用较高的板压可使零栅偏压时管压降Us在总电压Ua中的比例下降,管效率便可提高,但不应超过极限板压,即在允许范围内,板压Ua尽量用得高一些。附表为6P3P三极管接法在250V板压时的工况。管效率不高,目的是推动乙类功放,输出功率只有1.4W,显然太小,远不如300B和2A3,但将板压提高到400V后,情况则大不相同了。
 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
Tag:电子制作电子制作网电子制作 - 电子制作

《6P3P三极管接法甲类单端功放》相关文章